艾灸疗法是一种以艾叶制成的艾条、艾柱为材料,通过燃烧艾条、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,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该疗法的操作简单、成本低廉,效果显著。其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,可以相辅相成。艾灸具有温经通络、升阳举陷、行气活血、祛寒逐湿、消肿散结、回阳救逆等作用,可用于保健,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、寒、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。
艾灸疗法通常分为以下几种:
艾条灸:将艾绒搓成艾条,点燃后靠近或接触穴位,通过艾热刺激穴位治疗疾病。
艾炷灸:将艾绒做成大小不等的艾炷,点燃后放置在穴位上治疗。
温针灸:在针刺穴位后,将艾绒插入针柄,点燃后加热针灸,既能针刺又能艾灸,达到双重治疗效果。
温灸器灸:使用特制的温灸器,将艾绒放入温灸器内点燃,放置在穴位上治疗。
需要注意的是,艾灸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,如孕妇、体质虚弱者、高热病人等不宜使用。另外,施灸时应遵循操作规范,避免烫伤等事故发生。